第一讲 前 言

1、当代大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误区

2、为什么当代大学生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内容

4、如何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 何谓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解决了哪些难题?

1、 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真正路径

⑴、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改革家“复古”的愿望

⑵、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2、 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二、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沿革

2、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原因—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

3、维系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制度

4、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注意的问题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三讲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五四运动”:学生先锋→工人罢工

2、中国共产党成立

3、与列强相比,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4、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5、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共同利益? 平行利益!)

6、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争取民族独立

7、共产党怎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9、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10、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

11、朝鲜战争

 

第四讲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改革的起点——毛泽东的遗产

1、权力的集中——政治遗产

(1)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3)党指挥枪

2、强盛的贫困——经济遗产

3、面临改革浪潮的社会主义制度——制度遗产

4、有待重新构筑的价值体系——思想遗产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五、我国改革开放的比较优势

 

第五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背景

1、国际背景

2、历史背景

3、现实背景

4、理论背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第六讲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1、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历程

四、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

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七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

(二)解放思想

(三)与时俱进

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第八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原因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4、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中国革命的性质

2、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首要对象

2、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

3、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无产阶级不仅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4、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的问题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2、两种错误观点

 

第九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必要性

2)可能性

3)内容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4、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第十讲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义到 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三、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十一讲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作出改革开放抉择的国内背景

2、作出改革开放抉择的国际背景

3、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改革开放的现实可能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

2、发展是目的

3、稳定是前提

六、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

 

第十二讲(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沿革

第一阶段 新老古典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 凯恩斯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 新保守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十二讲(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的有机结合

二、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