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本章学习重点

1.深切认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资本—帝国主义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武器和机器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我们要看到,这并不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观愿望,它们的主观目的,是追求在华利益的最大化,是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完全的殖民地。近代中国之所以没有沦为完全的殖民地,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进行反侵略斗争的结果;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是中国人民争取国家富强而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2.在总结分析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时,正确认识社会政治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在其中的关系。

社会政治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两方面原因,但经济技术落后并不决定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必败,社会政治腐败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第三章 辛亥革命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案的基本内容、意义与局限。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3.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

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电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本章学习重点

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文化运动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国救民思想运动的新发展,是旗帜鲜明的现代文化运动。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被引入中国;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者与工人运动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与国民革命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政党中国国民党实现合作,共同推进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取得迅速发展,但由于国民党右派抬头,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国共分裂,国民革命失败。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学习重点

1.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国民党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转变为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2.中国革命战略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市,曾多次领导工人罢工和城市暴动,结果相继失败。失败的基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跟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与苏俄也不一样。只有符合国情的革命路线,才有可能导向革命的成功。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以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部分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后首先探索发展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辟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学习重点

1.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国民党政府是代表中国的政府,虽然共产党接受蒋介石国民党的领导,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根本作用,包括倡导、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实施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领导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国各族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占领中国,是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在它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和资源,虐杀、压迫中国人民,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了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中国土地上的人民,避免了中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3.国民党政府既抗战又反共反人民的两面立场。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在各族人民力主抗战的推动下,国民党政府也走上了抗战之路,并在抗战初期,在正面战场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国民党政府从本质上讲,是反共反人民的,为了维护其一党独裁统治,不希望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发展壮大,因而采取了压制的立场。国民党政府反共反人民的立场导致了正面战场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的内部,有一部分是力主抗战的,并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进行合作的动因、合作方式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和核心保障。两党再次合作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导致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促成的,包括国民党政府内部一部分先进人士在内的抗日民主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为了民族大义决定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合作,共同抗日,是关键因素。同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各族人民要求抗日的推动之下,被迫停止内战,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也是值得肯定的。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党外合作,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和军队承认接受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领导,承认蒋介石是最高统帅,但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包括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独立领导权。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实现,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政治保证。

5.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帝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欧洲的德意法西斯共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开启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侵略对象,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不仅击破了日本法西斯妄图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而且拖住了日本法西斯“北进”和“南进”的侵略力量,有力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其他战场。中国人民通过牺牲3500多万人,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打败了世界法西斯,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人类正义事业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本章学习重点

1.国民党政权覆亡的历史必然性。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际国内的形势是要求和平,要求民主。但蒋介石国民党政权住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却一意孤行,逆潮流而动,奉行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方针,悍然发动内战,破坏和平,同时仍然坚持独裁统治,肆意压制民主,强奸民意,不允许不同政见的党派生存和发展,残酷迫害社会各界的民主人士,正因为此,国民党政权日益丧失民心,违背民意,最终导致了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各方面的失败。国民党政权的覆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性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抗战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顺应民心,为争取和平和民主进行了不懈努力,与国民党的独裁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全面内战爆发后,在解放区进行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土地改革,在国统区领导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人民民主运动,日渐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的方针,各民主党派想通过走和平改良的道路来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的希望和幻想也日渐破灭。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顺应民心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丰张富有历史的正确性,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当时历史景况下中国人民的一种正确的必然选择。

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没有广大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最根本的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全国人民利益的政党,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而且,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进行了英勇奋斗,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线。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此外,中国革命的胜利与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和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集中起来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本章学习重点

1.认识1949--1956年的中国已经具备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战略,但具体在什么时候转变,采取何种形式转变,党内前后有过两种不同的考虑。原来设想过渡时期15年、采取“将来突变论”的形式,1952年9月后设想过渡时期缩短为五六年。采取“现在渐变论”的形式。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国内、国际环境,主观、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2.正确认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崭新道路。在1955年下半年之前的两年多时间里,基本是稳妥的,但1955年下半年以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远远地走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前面,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